大家好,暨南大学报考建议与现状分析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暨南大学报考建议与现状分析和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位于广东的暨南大学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建设高校,好不容易考上了却又放弃了入学资格,一时间引起舆论热议。
为什么这些学生会放弃暨南大学呢?大学专业寻宝记仔细研究了一下这份名单,发现其实有迹可循。
从名单中新生被录取的专业来看,基本上以冷门专业为主,热门专业较少。比如包装工程、翻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广告学、商务英语、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应用物理学、新闻学、酒店管理、旅游管理、风景园林等。
考生在大学的专业选择上越来越慎重,但实际录取时,有可能因为调剂等原因,最终录取到相对冷门或者学生并不感兴趣的专业。一些学生考虑到冷门专业发展前景具有不确定性,便会选择放弃入学资格,寻求其他路径。
从近几年各高校的公布的信息来看,无论是985、211,还是普通高校,部分新生放弃入学资格,其实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究其原因,除身体原因、无力承担学费等,大多数同学多是因为对录取的学校或者专业不满意,从而放弃入学选择复读。
今年9月,石河子大学教务处发布公示,因未按期报到,取消125名新生入学资格。从公示名单来看,共涉及18个学院,其中经济与管理学院16人,农学院15人,医学院12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今年也有44名新生因超过报到日起两周且未办理请假手续,学校取消其入学资格。据统计,共涉及9个学院,共计44名2023级新生被取消入学资格,其中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各有11人,占总名额一半。
这5所被名字拖累的211大学,不少人误以为是三本,可以低分捡漏吗
政策性211大学,实力一般,地域偏僻,分数稍微高一点的孩子都不想去。但是也有一些211,它们的地理位置也不错,学科实力也很强,只不过因为它们的名字不太响亮,经常被人误解,分数也是不上不下,非常适合捡漏。
平台上有位男主播坐在直播间里,对着镜头娓娓道来,介绍了几所因为名字不够响亮而被“拖累”的211大学。他介绍的这些211大学是哪几所呢?分别是暨南大学、东华大学、长安大学、江南大学、河海大学。
其实吧,在这个信息高度透明的时代,很多数据是共享的,几乎不存在什么捡漏的情况。如果说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偏低的话,只能说明专业设置的不咋地,或者地理位置相对偏远,考生们不喜欢报考。这位主播提到的这5所大学,如果单从名字上看,确实不够响亮,看起来的确像是三本大学。那么,这5所211大学会因为它们的名字而受到考生的冷落吗?真的可以低分捡漏吗?不要急于得到答案,请慢慢往下看哦。
全国有三十多个省份,每个省份都拿来分析是不现实的,我用山东省作为样本省份吧。山东省是高考大省,是中庸之道拿捏最到位的地方,考生和家长在选择志愿的时候,肯定也是深思熟虑的,他们的选择也能为其他省份的考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1、先聊聊这5所大学在山东省设置的本科招生专业有多少?
2024年河海大学在山东省设置了66个本科招生专业,江南大学在山东省设置了51个本科招生专业,长安大学在山东省设置了46个本科招生专业,暨南大学在山东省设置了44个本科招生专业,东华大学在山东省设置了23个本科招生专业。从专业设置的数量看,河海大学>江南大学>长安大学>暨南大学>东华大学。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是不是设置专业数量越多的大学,就越不受考生待见呢?要想揭晓这个答案,请接着往下看。
2、再聊聊这5所大学在各个分数段上的数量分布情况
录取分数线超出620分的专业,河海大学有3个,暨南大学有2个,江南大学有1个。
录取分数线超出610分的专业,河海大学有14个,暨南大学有12个,江南大学有5个,东华大学有6个,长安大学有0个。
录取分数线超出600分的专业,河海大学有40个,暨南大学有24个,江南大学有23个,东华大学有16个,长安大学有10个。
录取分数线超出590分的专业,河海大学有62个(94%),暨南大学有38个(86%),江南大学有41个(80%),东华大学有23个(100%),长安大学有26个(57%)。
通过这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按照考生报考热度排序的话,依次是河海大学>暨南大学>东华大学>江南大学>长安大学。
3、这5所大学报考热度最高的10个专业的录取分数线
河海大学:计算机类(大禹强化班)625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21分、水利类(大禹强化班)620分、软件工程619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619分、智能科学与技术617分、人工智能617分、通信工程616分、自动化616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615分。
暨南大学:口腔医学628分、临床医学621分、软件工程618分、汉语言文学618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617分、法学617分、人工智能616分、电子信息工程615分、物联网工程613分、网络空间安全612分。
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AI卓越创新班)621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16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申威卓越创新班)616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613分、临床医学611分、法学609分、人工智能609分、物联网工程609分、食品科学与工程607分、工业设计607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607分、自动化607分。
东华大学:计算机类617分、理科试验班类614分、人工智能614分、电子信息类613分、智能制造工程612分、数学类(金融与统计)610分、社会科学试验班609分、物理学类(集成电路与新能源)608分、机械工程608分、工业设计606分。
长安大学:法学606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605分、计算机类604分、工科试验班(华为班)604分、新闻传播学类604分、电子信息类603分、自动化类602分、数学类601分、思想政治教育601分、工科试验班(未来交通)600分。
2024年山东省的特招线是521分,本科控制线是444分。可以看出,如果想报考这5所大学的热门专业,高考成绩必须超出特招线100分左右才有把握呢。
4、这5所大学报考热度最低的5个专业的录取分数线
也许有些考生报考211大学不是为了选择热门专业,只是考虑211的品牌,为了一个名声。那么我们接下来就分析一下这5所大学报考热度最低的5个专业,看看需要多少分才能考上。
东华大学:新闻传播学类598分、环境工程(双学士学位)598分、生物工程(生物医药方向)597分、纺织工程(双学士学位)596分、服装设计与工程593分。
暨南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587分、经济统计学(中外合作办学)585分、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办学)585分、戏剧影视文学585分、包装工程578分。
河海大学:地质工程590分、土地整治工程589分、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582分、土木工程576分、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566分。
江南大学:纺织工程(先进纺织卓越创新班)584分、纺织工程582分、包装工程582分、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578分。
长安大学:车辆工程(中外合作办学)578分、人工智能(中外合作办学)578分、交通运输(中外合作办学)575分、土木类569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中外合作办学)555分。
细心的网友可能发现了这5所大学的排序变化,在这5所大学里面,报考热度最低的专业,录取分数线至少要超出特招线(一本线)三四十分左右。如果报考东华大学的话,高考成绩至少要超出特招线70多分才有希望。
综上所述,我觉得这5所大学算不上可以捡漏的大学,到底是物有所值,还是物所超值呢?接下来,我们再分析一下这5所大学的就业质量情况。
1、东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
东华大学发布了2024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本届毕业生的深造率达到29%左右(本科毕业生45%左右),签约率高达68%左右(本科毕业生52%、硕士研究生95%、博士研究生93%)。
从毕业生选择的行业领域来看,大约75%的毕业生集中在制造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33.53%的本科生和41.21%的硕士毕业生进入制造业)。
企业是吸纳毕业生的主要阵地,主要流向其他企业(本科毕业生45%、硕士研究生毕业生42%、博士研究生毕业生42%)和国有企业(本科毕业生17%、硕士研究生毕业生26%、博士研究生毕业生21%)。
从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来看,大约有57%的毕业生留在上海就业,其次是浙江省、江苏省等地。
东华大学被誉为“纺织界的黄埔军校”,这所大学毕业生流向的重点单位包括比亚迪、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筑集团、波司登国际服饰、华为、国家电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学而思教育集团、上海电气、中国石化等。与这所大学的办学特色领域并不很相符的。
我在中国薪酬网公布的《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榜单上看到,东华大学2023届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是11836元,在全国高校里面排在第28位。
2、暨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
根据暨南大学发布的2022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来看,本届本科毕业生当中有30%左右的选择“国内升学”,14%左右选择国外升学,42%左右选择民营企业,29%左右选择国有企业。硕士毕业生当中有29%左右的选择民营企业,26%左右选择国有企业,37%左右的选择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89%的博士毕业生流向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
从毕业生流向的行业领域来看,本科毕业生集中分布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政府及公共管理、金融业;硕士毕业生集中分布在教育业、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政府及公共管理;博士毕业生集中分布在教育、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
从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来看,流向大湾区的人数占比分别是:本科70.4%、硕士67.3%、博士57.5%;留在广东省就业的人数占比分别是:本科76.6%、硕士72.1%、博士63.7%,省内就业量较大的城市集中在广州、深圳。
暨南大学被誉为“华侨最高学府”和“澳门人才库”,这所大学毕业生流向的重点单位包括华为、腾讯、比亚迪、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普华永道、毕马威、暨南大学(含各附属医院)、深圳今日头条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中芯国际集成电路、维沃移动通信等。
我在中国薪酬网公布的《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榜单上看到,暨南大学2023届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是11636元,在全国高校里面排在第34位。
3、江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
根据江南大学发布的2022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来看,本届本科毕业生中有51%的毕业生选择就业,41%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升学深造;92%的研究生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92.1%)。
从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来看,54%的研究生和41%的本科毕业生留在江苏省就业,其次是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和山东省。企业是吸纳毕业生的主要渠道,其中本科毕业生流向企业的人数占比分别是:民营企业(58.2%)、国有企业(21.5%)和三资企业(10.1%);毕业研究生流向企业的人数占比是:民营企业(37.6%)、三资企业(22.7%)和国有企业(17.3%)。
从毕业生选择的行业领域来看,本科毕业生集中在制造业(35.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5.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8.0%)、建筑业(6.3%);毕业研究生集中在制造业(36.6%)、教育(14.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4.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0.5%)。
从重点产业分布人数来看,超过56%的毕业生就业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含物联网和云计算、智能电网)、高端装备制造(含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以及新能源汽车等。
江南大学被誉为“轻工高等教育明珠”,这所大学毕业生流向的重点单位包括无锡药明生物技术、无锡先导智能装备、中移(苏州)软件、保诺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SK 海力士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华虹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 、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浙江森马服饰、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与这所大学的办学特色领域还是比较相符的。
我在中国薪酬网公布的《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榜单上看到,江南大学2023届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是8253元,在全国高校里面排在第111位。
4、长安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
长安大学最近这几年没有发布毕业生的就业数据,就连2023届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也从官网上删除了。从留下的痕迹看,本届本科毕业生当中有43%左右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超过6成的毕业生流向重点区域、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
从该校公开的2021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来看,毕业生流向省份主要是陕西省(35%左右),其次是广东省、山东省、北京市、湖北省、江苏省、浙江省等。企业是吸纳毕业生的主要阵地,其中47%的本科毕业生流向国企,48%的研究生毕业生流向国企;37%的本科毕业生流向其他企业,20%的研究生毕业生流向其他企业。21%的研究生毕业生流向科研设计单位、机关事业单位就业,9%左右的本科毕业生流向科研设计单位、机关事业单位就业。
从毕业生选择的行业领域来看,78%的毕业研究生集中在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制造业、教育、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80%的本科毕业生集中在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长安大学被誉为公路交通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这所大学毕业生流向的重点单位包括中国建筑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上海汽车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与这所大学的办学特色领域还是比较相符的。
我在中国薪酬网公布的《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榜单上看到,长安大学2023届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是7155元,在全国高校里面排在第126位。
5、河海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
河海大学发布的最新就业数据是2022届的,47%的本科毕业生和4%的毕业研究生选择求学深造,44%的本科毕业生和85%的研究生毕业生选择签协议合同就业。
从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看,50%左右的毕业生选择在江苏省就业,其次是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安徽省等。就业人数较多的城市包括南京市、上海市、常州市、杭州市、苏州市、深圳市、北京市等。从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性质看,主要流向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其中43%的研究生毕业生和41%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国有企业就业,25%的研究生毕业生和35%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到300人以上规模的其他企业就业。另外,15%的研究生毕业生和4%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到其他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就业。
河海大学被誉为“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这所大学毕业生流向的重点单位包括水利相关单位(水利部下属的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等各大流域机构等)、电力单位(国家电网及下属各省电网公司等)、大型央企及国有企业(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铁建工集团等)、金融机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IT 及互联网企业(华为、腾讯等)。
我在中国薪酬网公布的《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榜单上没有看到河海大学的名字,是不是有点意料之外呢?
上文分别分析了这5所211大学的录取数据以及就业数据情况,按照热门专业报考热度最高的顺序是:河海大学>暨南大学>江南大学>东华大学>长安大学;按照“冷门”专业录取分数线从高到低的排序是:东华大学>暨南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长安大学;按照薪酬榜应届毕业生的月薪从高到低的排序是:东华大学>暨南大学>江南大学>长安大学>河海大学。
看到这里,估计各位看官对这5所因名字而被拖累的211大学有了一个大致印象吧。那么,对考生来说,如何进行选择更有性价比呢?
从职业规划和兴趣爱好来看,如果对水利、土木等专业感兴趣,河海大学性价比高;喜欢纺织、设计,东华大学是不错的选择;钟情于交通、地质等领域,长安大学更有优势;对食品、轻工专业有偏好,江南大学较为合适;而对新闻、经济、管理等专业有意愿,暨南大学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当然,自己的高考成绩以及各个学校在本省的录取分数线,也是很重要的参考指标。此外还需要考虑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经济消费水平等因素,经过综合考量后再做出更符合自身需求的选择。
有人说暨南大学不如深圳大学?真的假的?
一、学科评估整体对比
1. 深圳大学(地方重点高校)
学科评级:
最高评级:B+(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学科:10个(B+ 3个、B 4个、B- 3个)
C类学科:12个
优势领域:
工学:光学工程、计算机、电子信息、建筑学等;
艺术学:设计学(B);
社科:新闻传播学(B)。
特点:以应用型学科为主,依托深圳产业资源快速崛起,工科和信息技术领域表现突出。
2. 暨南大学(211工程高校)
学科评级:
最高评级:A-(新闻传播学)
A类学科:1个(新闻传播学A-)
B类学科:23个(B+ 4个、B 12个、B- 7个)
C类学科:10个
优势领域:
人文社科:新闻传播学(A-)、应用经济学(B+)、中国语言文学(B+);
医学与药学:药学(B+)、中西医结合(B);
理学:生态学(B)。
特点:文理医并重,新闻传播、经济、药学等学科全国知名,侨校特色鲜明。
二、核心学科领域对比
1. 工学与信息技术
深圳大学:
光学工程(B+)、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信息与通信工程(B+)等工科实力较强;
依托深圳科技产业(如华为、腾讯),产学研结合紧密,就业资源丰富。
暨南大学:
工学整体较弱,仅光学工程(C+),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等学科评级一般;
近年通过珠海校区布局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新兴领域,但学科积累尚浅。
2. 人文社科
暨南大学:
新闻传播学(A-)应用经济学(B+)、中国语言文学(B+)等学科底蕴深厚;
侨校特色显著,国际交流频繁(如华侨华人研究)。
深圳大学:
新闻传播学(B)、理论经济学(B-)等社科类学科表现中等;
优势集中在应用型学科(如设计学B),理论研究相对薄弱。
3. 医学与药学
暨南大学:
药学(B+)、中西医结合(B)、临床医学(C+),附属第一医院实力较强;
药学学科在华南地区很强,科研转化能力突出。
深圳大学:
医学学科起步较晚,第四轮评估中无医学类学科上榜;
近年通过筹建医学院(附属华南医院)、引进人才补强医学领域。
4. 理学
暨南大学:
生态学(B)、生物学(B-)等学科有一定积累;
基础研究能力较强,但顶尖学科较少。
深圳大学:
理学学科整体偏弱,数学、化学等学科评级为C类;
近年通过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交叉学科寻求突破。
三、发展潜力与定位差异
深圳大学:
定位:立足深圳特区,聚焦应用型学科(计算机、电子信息、生物医学工程);
优势:财政支持充足(2023年预算超80亿元),产学研结合紧密,国际排名(QS、THE)快速上升;
短板:基础学科和医学积累不足,文史哲学科相对薄弱。
暨南大学:
定位: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以“侨校+名校”战略发展文理医优势学科;
优势:新闻传播、药学等学科全国领先,国际化程度高(境外生比例超30%);
短板:工科实力较弱,学科布局偏向传统领域,新兴学科发展速度不及深大。
四、选择建议
优先选择暨南大学:
若目标为新闻传播、经济学、药学、华侨华人研究等领域;
看重211高校平台(选调生、保研率等)和国际化资源。
优先选择深圳大学:
若聚焦计算机、电子信息、光学工程等工科领域就业或创业;
看重深圳地域优势(实习机会、科技企业资源)和学科发展速度。
总体而言,暨南大学比较像本省的中山大学,而深圳大学更像本省的华南理工。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用户评论
青山暮雪
确实觉得暨南的情况不太理想,听朋友说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跟不上主流高校啊。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抹浅笑
地理位置有些偏远吧,影响发展也可能大一点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搞搞嗎妹妹
也许是学校历史比较短吧,名气不够响亮,很多人都觉得没那么好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你,很幸福
我感觉暨南的就业资源不太强大,毕业后进大厂的竞争更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初阳
其实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主要是看个人需求了,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弃我者亡
对于一些想学习特定学科的学生来说,其他高校可能更合适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容纳我ii
暨南大学的历史有些悠久,但现在的发展速度或许跟不上某些新兴高校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采姑娘的小蘑菇
我从小就听说暨南的办学理念比较独特,但我不知道具体怎么样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等量代换
对于想要深造的学生来说,国际认可度的差距可能需要考虑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独症
我觉得学校应该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颜幽梦
如果想学习艺术类专业,暨南大学或许更适合 毕竟地域特点很重要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眼角有泪°
环境很重要吧,有些学生对校园的硬件设施比较看重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终究会走-
暨南大学的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吗?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月花魂
学校的学术文化氛围怎么样?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菲
我觉得还是要多了解一下学校的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日久见人心
有些学校更注重学科排名,但实际学习体验很重要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浅笑√倾城
每个人的价值观和追求不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此生一诺
选择高校需要綜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不能只看表面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雨后彩虹
希望暨南大学能够不断改进提升,更好地服务学生!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