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2010年江苏高考数学题到底有多难呢?接下来我们就和豆豆老师一起看一下当年的填空部分,重温经典,缅怀往事。
第1-6题都是基础题型,考察集合、复数、概率、频率、偶函数、圆锥曲线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算法。总体难度不高。我在这里重点讨论问题6,并不是因为它很难。我只是想提醒大家,做圆锥曲线题的时候,一定要画出草图,结合图形分析,才能快速得出结论。花费并不多。时间。
问题7-9,问题7,流程图问题类型。这类题在高考中经常出题,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并不难,但是需要细心,按照流程一步一步来计算。不要因为过程复杂而感到困惑。眼花缭乱。
第8题,本题的突破口是表达正切方程,用求导的方法计算斜率,然后带入切点的坐标求出正切方程,然后与x轴求其焦点,则你可以得到ak+1和ak的关系可以表示a3和a5,然后答案就出来了。
第9题,本题的突破口是找到临界点。找到垂直于直线和圆的直线的两个交点,使这两点与直线的距离等于1,并找到两个c值。那么我们要寻找的范围就是两个临界值之间的范围。
第10个问题很聪明。你首先要明白问题的意思。如果实在不行的话,你可以直接画出来。最后我们可以发现P1P2的长度实际上就是sinx的值。那么这道题就简化为求sinx。根据已知方程,我们结合三角函数关系,对其进行变形,然后利用sin^2x+cos^2x=1,最终可以求出sinx的值。
第11题,对于分段函数题,很难说,但是说起来容易。因为这个需要分章节来讨论。很难,因为要讨论的情况会更多,计算也会更麻烦。简单是因为想法很清晰,你知道该怎么做。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这个问题。分段讨论后,得到不同的不等式,找到x对应的取值范围,然后得到与我们分段的x范围的交集。最后将所有符合条件的x的取值范围合并即可。
问题12-13。第12题比较简单。它只是对两个已知的不等式进行变换,最后将变换后的不等式相乘,得到目标表达式的取值范围,然后取最大值。
第13题,这道题比较难。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目标表达的表达。由于已知的边有限,我们可以自己用字母表示其他边,然后表示tanA和tanB,然后将它们带入表达式中。这个问题的另一个突破在于余弦定理的使用。用余弦定理表达cosC,求出a^2+b^2与c^2的关系,最后解出想要的表达式即可得到答案。像这样的三角函数问题,一定要敢于写,敢于做假设。不要停留在思考的层面。如果不写下来,你就很难有进一步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