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考研资讯

那些高考“零”考生的死后生活

chanong 2024-08-28
关注公众号
关注我们
内容公众号

摄影/刘飞跃

徐梦楠在家里的卧室里学习整理资料

“年龄差”

2020年6月末的一天,安徽合肥。当十几年前山东高考“替补”受害者陈春秀、苟晶站出来发声时,新闻和舆论迅速发酵。在安徽某高校的教室里,师生们讨论着此事。

听课的是一位30多岁的年轻老师,刚来学校还不到一个学期。教室里坐着几十名学生,大多数都是二十岁左右,年轻的脸上闪烁着好奇的目光。由于暑假将至,学生们急于回国,这一讨论并不能引起太多关注。为此,老师把讨论的重点放在了想重新读大学的当事人陈春秀身上。

“重新开始学习是个好主意,但她可能很难适应,和周围的同学会有‘年龄差距’。”老师说。

说到“年龄差”,全班同学都笑了,转头把目光集中到了徐梦楠身上。他今年31岁,是班上年龄最大的学生。 “你笑什么?”老师问道。几个同学表示:“和徐梦南有年龄差。”徐梦南站起来,向新老师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许梦楠是安徽高考“零分”考生。 2008年,他第一次参加高考时,故意写下自己的名字和考号,并在试卷上抱怨当时的教育制度。他列出了“十宗罪”,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得到0分来表达自己对应试教育的不满。此举在当时引起了舆论的关注,并引发了不断的争议。

十年后,徐梦南回首。 2018年,他再次参加高考,考入了省内一所大学。 10年间,他从一个冲动的少年成长为一名父亲。他工作、结婚、离婚。他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的同学普遍比他小10岁左右。他上课、住在一起,还当了班长。

徐梦楠身材高瘦,皮肤白皙,长着一张娃娃脸。当他微笑时,他的眼睛会眯成一条缝。说话时,他习惯于双手在胸前打圈手势,就像一个想要说服别人的演讲者。尽管有“年龄差异”,徐梦南告诉记者,他并没有感到格格不入。他能和每个人相处融洽,也喜欢同学们开他的玩笑。这说明他关系很好。 “现在是我一生中压力最小的阶段。”徐梦南说道。

徐梦楠的初中母校。他记得初一的时候有4个班,到了初三就只剩下2个班了。辍学率非常高。

这和12年前的他完全不同。那一年,他在被动反抗现行制度的同时,积极宣扬自己的教育理念。他贴出自制的告示“杀死现行教育制度”,在网上发表博客和帖子,建立网站,给教育部写信,试图推动教育改革。在最紧张的时刻,他在高考后上演“假自杀”一幕,并写下遗书,试图引起公众关注。

在反抗的路上,徐梦南并不孤单。 2006年至2008年,全国各地出现了多位“零分”候选人,都在尝试类似的方式来宣示自己对社会的反抗立场。来自河南南阳的考生姜多多第一个在2006年高考卷子上写下了自己的不满,并成为当年十大教育新闻人物之一。成绩出来后,蒋多多接受采访时表示:“就算有大学录取我,我也绝对不会去。”

2007年,湖南浏阳考生陈胜章因“故意回答自己熟悉的问题,留出自己不会的问题”,当年高考得了零分,并继续发表论文批评高考制度的文章。 2008年,来自云南昭通的候选人徐梦楠和季健也纷纷效仿。此后,零分考生的数量逐渐减少。

虽然又上了大学,但徐梦南依然无法忘记十几年前的经历。一年多来,他整理了以往的笔记,开始创作相关内容,讲述自己与这些“零分”考生的故事。高考成名后,他们的命运各不相同:有的消失在公众视野中;有的则从公众视野中消失。有的先打工再创业,实现了阶级的跨越;十年后,只有徐梦南重新考上大学。他选择学习新闻专业,学习写作、拍摄和剪辑,并将这些往事发布在抖音、微博等内容平台上。

暑假结束后,许梦楠每天都待在家里,白天学习、整理资料,晚上兼职做电商运营商,每个月有5000元的收入。离婚后,女儿回到了妻子身边,儿子则由父母照顾。他专注于为过去得0分的同一位候选人制作短视频。 “这些短视频还没有完成。”徐梦南表示,每个候选人都有几集短视频,他计划利用暑假来剪辑制作这些视频。

高考前后,更多的学生和家长通过网络向他寻求帮助。 “每天都有2到3个”,通常是那些成绩不好、打算放弃考试的人。徐梦南会劝告他们,知识改变命运,要尊重高考,珍惜机会。他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户主页上写道:“对于现有的一些制度,我们最好先适应它,然后控制它,最后改变它。”

徐梦南的家人。徐梦楠现在相信,学习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方法

那些高考“零”考生的死后生活

零点计划

许梦楠1989年出生于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郊外的一个村庄,距离县城约4公里。这里是典型的中部农村,地势平坦,景色一览无遗。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剩下的老人则带着孩子,在六月底的农忙季节忙着收割小麦。

徐梦南家里有一个姐姐和两个弟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四个孩子中,姐弟俩都辍学了,但徐梦南的成绩最好。他从村小学升入镇初中,最后考入全县排名第二的蒙城——中学。他的父母非常重视他。中考前,父亲曾想过多花点钱找人脉,送他去蒙城最好的一中。徐梦南拒绝了,觉得二中更有底气。我父亲对此很生气。

当时,蒙城是国家级贫困县(2018年被摘牌)。高考前,徐梦南从未离开过县城。在他的记忆中,当时县城的街道大多是坑坑洼洼的土路,车辆驶过时会扬起灰尘。 2000年,知名演员牛群来到蒙城担任副县长,一干就是五年。牛群经常利用自己的资源,邀请很多名人到县里演出来支持和参与活动。 “当时听说牛群要来,大人们都不相信,甚至有媒体写道,牛群来了有点‘褪色’。”徐梦南说,很多老家的人都会去县里观看牛群组织的文化活动,但他只能从村民的聊天中感受到兴奋。当时,他在镇上读初中,专心准备中考。

即使考上了蒙城二中,也不代表就能上大学。高中生约1000人,本科升学率约50%。二中的优势和重点是文科,拿过很多县文科状元,徐梦南却学的是理科。初中时,老师将他们定义为理科生,并多次提醒他们:“你们以后都是学理科的,不用看文科了。”历史、地理、政治等科目都没有学过。

高中的学习压力很大,压力也很大。校园宿舍有限,每个房间十个人,三张桌子,没有衣柜,非常拥挤。徐梦南和同学们住在校外院子里的一间平房里。院子里租了多个房间。他和两个同学合住了其中一间,房租一年200元。他家很穷,每天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后座被绳子绑着,踏板摇摇欲坠。他吃炒面1.5元/份,素饺子3元/份,经常感到饥饿。

徐梦南性格腼腆、内向,很少说话。当他刚进入高中时,班主任让他回答一个问题。他的脸涨得通红,无法回答。老师再也没有问过他。进入高中后,他的成绩也有所下降。他屏住呼吸,想要证明自己。

那时还没有手机,学生的信息来源主要来自报纸或网吧。进入高二后,语文老师要求全班同学订阅一份中文报纸。徐梦南为了省钱借来读书。有一天,他在汉语学习报的一角看到了征文比赛获奖征文的广告。他顿时兴奋起来,跃跃欲试。由于他的写作能力很差,他没有资格参加学校的作文比赛。他幻想着能悄悄地赢得奖品,给老师和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

几个晚上,徐梦南写了几篇短文,提交了。几天后,他收到回复,称稿件已入围,但需要缴纳报名费。他留心观察,查出了114号码,与信封上的号码相符。于是,他从自己的生活费里省下50元汇了出去。最后钱没了,号码也被关了。他被骗了。

徐的父亲很有能力。农忙时节,他在家里40亩地里种西瓜。徐梦楠也会帮忙做工作

为了这次征文比赛,许梦楠还专门去新华书店找了一些书籍参考。在书店里,他看到了韩寒的《通稿2003》。韩寒在书中以激烈的语气批评了当代的教育制度,用“穿着棉袄洗澡”来比喻学校教学的无用。这让徐梦南震惊不已,“就像是一下子恍然大悟,我感觉自己被蒙在鼓里了这么多年。”

与韩寒接触后,他仿佛打开了新世界。他把作业本变成日记,记录自己的行动和感悟,3年写下30万字;他开始频繁出入网吧,在硝烟、音效和杀戮的吼叫声中浏览博客和论坛,并开设Blog,写下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出自己的“三人行”教育理念。例如,初中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高中根据兴趣选择专业,学校按科目分班,文化班分为学科考试和日常生活知识考试,高考录取根据关于高考成绩和每日总成绩的总和等。

那是一个互联网、自媒体兴起的时代,也是一个韩寒和蒋方舟被全民讨论的时代。两人以文学为垫脚石,提供了传统道路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悄然影响着无数莘莘学子。 2007年,有8万人报名参加新概念征文大赛,创下参赛人数纪录。在寄给作家出版社的信函和手稿下,藏着无数颗想通过写作进入大学甚至成名的心。

2006年来自河南省的候选人姜多多被认为是先驱。蒋朵朵是一个同样出生在农村的女孩。 “多多”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多余的。她从小学起成绩一直都不错,家人一度以为她有希望考上重点大学。进入高中后,蒋朵朵迷上了写作。她偷偷地将自己写的小说送到各地,其中一本被一家杂志采纳出版,这给了她很大的鼓励。从此,她沉迷于写作,以“醉心飞沫”为笔名,写下了超过100万字。 2006年高考,她用蓝黑笔答题,并在封线外写下自己的笔名。成绩公布后,她因违纪被扣零分,引发关注。

徐梦楠在一本刊物上看到这个故事,决定效仿。从高二开始,他就一直在谋划零分计划。这个计划他在心里藏了两年,只写在作业和博客里,从来没有告诉过任何人。直到高考前,一个同学才给他庆祝生日。他在祝福中说自己要做一件大事,但没有说具体是什么。

“请相信我,我没有堕落,到时候你就会明白的。”徐梦南给同学们写信。

“我要的是精神,不是金钱!”

“老师,你能不用来计算圆的面积吗?”

那些高考“零”考生的死后生活

“老师,您认为当代数学的缺点是什么?”

“老师,您认为用微积分解决问题准确吗?”

2008年,在距离安徽蒙城1200公里的云南昭通,季健就高考数学试卷向阅卷老师提出质疑。这是季健第二次参加高考。他数学成绩优秀,但英语经常考到30分到40分,偏科严重。从高二开始,他就写了很多数学论文,寄到各个大学,试图通过论文直接录取。失败后,他利用高考来声讨高考。

这些考生在声讨高考的时候,还是非常胆怯,充满了恐惧。徐梦南至今还记得当时的心虚:为了不让监考人员发现,他只好偷偷地在试卷上写字。在一个有3个监考人员、30个人的教室里,老师一到附近,他就得赶紧掩盖内容,假装做试题。

或许正因为如此,当最终分数下来时,很多考生并没有如预想的那样拿到零分。许梦楠最终得到了143分,季健语文、数学、英语分别得到23分、8分、5分,科学132分。

徐梦南很失望。 143分不会引起关注,反而可能会引来嘲笑和嘲讽。他的博客没有访客,点击率也没有丝毫提高。家人对零分计划一无所知,只觉得儿子表现不佳。有一次,当一些村民问他考试能考多少分时,他的父亲会说:“如果你参加外外考试(稍微考一下),为什么不考400分或500分呢?”如果考试正常的话,徐梦南估计能考上本科。

徐梦南决定“自杀”。他写下了遗书,第一次向家人阐明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并带着两件旧衣服出门了。在家乡的郭河河畔,他穿上旧衣服,搬了一块大石头扔到一边,制造了“落石入江”的场面,最后买了一张去邻县的车票。他没有多少钱,一天只吃一顿饭,睡在大街上、工地里、河边。晚上,他幻想着“自杀”后吸引眼球、出名,以渡过漫漫长夜。蚊子不断骚扰他,他用废弃的宣传横幅遮住脸和手臂,扇了一晚上。

这样生活了五六天,媒体上依然没有他的消息,徐梦南心里很矛盾。他担心家人,怀疑自己的行为是否太愚蠢了。无奈之下,“零分”和教育改革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算了,就当什么都没发生吧。”他以为能耕种一辈子的田地,和家人过上平静的生活,也是一种幸福。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心里很矛盾,想哭,但眼泪就是不肯落下来。”最终,他冒着大雨步行34公里回家。

在他失踪后的几天里,徐家人焦急万分,在县城里到处寻找。得知他的叛逆后,他的父亲感到害怕。从他的简单经验来看,挑战制度是一种犯罪行为。 “你这是犯罪!”父亲说。他扔掉并烧毁了儿子的笔记和文章,销毁了“犯罪证据”。

徐梦南不甘心。他在网络世界寻求慰藉,通过博客、QQ等方式与陈胜章、季健等候选人建立联系,互相拥抱取暖。在大家的建议下,他决定找到省级媒体曝光自己。没想到,他等了好几天电话才接到媒体询问。报道发布后,他浏览着铺天盖地的新闻,看着闪烁的QQ图标,感觉“上瘾”了。

“如果我的教育理念能在高考前引起大家的关注,我就不会高考零分了。”徐梦南告诉我,为了吸引眼球,他想了很多办法:给韩寒、郑渊洁留言,给教育部发信息写信。他还贴了几张“整改”告示,买了油漆,在高考前后在学校外面画。他胆小,只在晚上活动,油漆味让他感觉不舒服,有人来时他就会停下来甚至逃跑。第二天,布告和标语就被遮盖起来。

可以预见的是,这些举动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媒体逐渐失去了兴趣。高考的喧嚣平静下来后,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生活,这远比乌托邦的梦想残酷。

来自贵州的“零分”考生张强,因高考时写下作文《作文与嫖妓》而被称为“零分状元”。这位“状元”高考后的第一次出行就遇到了困难。登上长途火车时,他被人群挤下车,摔倒在身边的铁轨上。不远处,一列火车驶来,对着铁轨上的张强鸣喇叭。人群不再拥挤,围观他的命运。

生与死之间,张强拼命地爬出轨道,终于逃脱了死亡。他后来向别人回忆,爬出来的那一刻,他想了很多,想到了高考,想到了自己的过去和未来,感觉“我错了”。上大学的目标从未如此明确。

“我想上大学。”火车经过后,他“哇”地叫了一声。

“最重要的是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

高考结束后,徐梦南按照父母的安排,前往上海打工的姐姐身边。这是他人生第一次离开蒙城,记忆中的上海与蒙城并没有太大区别。姐姐家在上海郊区城乡交界处卖小吃,“这就是农村的样子”。

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广告灯箱组装厂,产品出口海外。工厂很小,一共四个人。和徐梦南聊得最多的是一位20多岁的工人。这位工人初中就辍学了,在社会上流浪。他因哥哥入狱,妻子选择离婚。他一再告诉徐梦南,他最想做的就是回到学校读书。他来这里打工是为了攒钱读书,而读书就是出路。 “我从他的眼神里看出,他很后悔没有好好学习。”徐梦南听后很是疑惑。他开始承认自己做错了事,但表示并不后悔。

那些高考“零”考生的死后生活

那时正值暑假。与张强沟通后,两人决定去向记者汇报自己上大学的愿望。 “我认为我们两个在一起有很大的影响力,大学应该录取我们。”徐梦南说道。他瞒着妹妹和家人回到合肥,联系了当地媒体,希望在街上能被认出来。其间,他被骗700元。但报道出来后,影响力大不如前。看着报纸上那个可怜的年轻人,许梦南感觉自己就是个“乡巴佬”。

回到上海后,徐梦南在一家包装厂工作,包吃住。他每天工作12个小时,每月工资800元,没有劳动合同。他知道这低于上海每月960元的最低工资标准,而且不签劳动合同也是违法的。他咨询了律师,并向劳动局投诉,要求双倍工资赔偿。投诉结果还没下来,两位老板就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他要做什么。徐梦南说,一是工资,二是法律。

“别人都这样,你为什么要这么做?”老板说,上海有很多非正规工厂,但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徐梦楠讲述了自己高考故意拿零分的故事,并表示:“我想要的就是改变这种现状。”

老板微笑着说:“如果你再这样下去,我可以再花几万去别的地方开个工厂。但对你,包括你的家人来说,这并不容易。”徐梦南被这句话吓到了。我接受了老板提出的条件,在不让其他同事知道的情况下,拿了双倍的工资就走了。

工作是几乎所有“零分”考生的最初归宿。他们就像羊闯入狼群一样,刚进入社会就被追赶、被殴打。季健高考后去昆明打工。在大城市,他不再有以前写文章斥责应试教育时的昂扬精神。他去过餐馆、建筑工地、睡过长凳、捡过垃圾、贴过海报。他的一生极其艰辛和艰辛。

季健形容那段日子“活得像条狗”。最狼狈的时候,他身上只剩下2.5块钱了。他拿了钱去买馒头了。旁边一个男人像乞丐一样看着他。他忍不住转过头哭了起来。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几年。 2012年记者拜访他时,他住在浙江永康一套240元/月的出租屋里,在同事的空调房里玩着旧电风扇来度过炎热的夏天。

最早获得“零分”的蒋朵朵在2010年左右主动联系了许梦楠,两人通过QQ进行交流。当时,蒋多多正在杭州一所技工学校学习。一次聊天中,许梦楠提到了高考0分的往事。蒋朵朵极力反抗,并表示不愿再提此事。她说:“说实话,我觉得有点遗憾,但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我的生活还好,只是有点累。”此后,徐梦南和她的联系越来越少,只能通过QQ动态互相了解。他看到蒋朵朵后来结婚生子了,有时还会埋怨自己的丈夫。她最后一次更新是在2013年,之后她的QQ号就被废弃了,姜多多也和大家失去了联系。徐梦南表示,他觉得姜朵朵过得并不如意,已经向生活投降了。

徐梦南想要回到学校,但生活却把他推向了另一个方向。 2010年,在家人的安排下,他娶了一位语言障碍的女孩,并在岳父的养猪场打工,月薪3000元。他们生下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几年后,两人和平离婚,许梦楠在江浙沪打工,做起电商,开始写文章。在他长达150页的博客目录中,有关电子商务的内容已经取代了教育和高考,成为主流。通过做电商、写自媒体文章,他每个月可以赚一万元,直到再次参加高考。 “毕竟人还是需要懂得一些技能的。”徐梦南表示,之所以选择重新开始,是因为想学习一些技能,给自己一个新的开始。

季健也持有类似的观点。即使在昆明贫困的日子里,他也说自己精力充沛,能看懂数学、物理书籍。高中时,他经常答对所有物理选择题,这让他确信自己并不傻。 2010年,他来到浙江永康做一名流水线工人。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车间担任装配工。他每天工作12至13个小时,工资1300元。他不满意。 2011年,他到一家门锁厂上班,每月卖门锁1500元。在这个过程中,他开始思考管理流程的优化:车间的空调浪费电、浪费材料、工人积极性不高。他不善言辞,就把问题和建议打印了整整四页A4纸交给了老板。老板看到后很高兴,觉得他为公司着想。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那些想法很幼稚,但其实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老板知道我是一个有想法的人。”季健告诉记者。

季健喜欢到全国各地旅游。近年来,他的足迹遍布西藏、新疆、青海等地。

2013年前后,一家跑步机工厂给季健开出高薪,老板千方百计劝他留下。季健问老板:“你以后有上市的计划吗?如果你打算上市,我可以分一些股份。”老板表示没有这个想法,季简选择了离开。 2015年,季健创办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销售电子产品。几年来,他通过淘宝店赚取了数百万美元,在杭州等地购买了多处房产,投资了多只股票和基金,成为中产阶级中的一员。现在,他的目标是在35岁之前实现财务自由。

“最重要的是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没有捷径。”季健说,这10年来,他从未停止过学习,每天学习音视频课程,从早期的哲学、历史、《易经》到后来的投资理财知识。他熟悉著名的BBC纪录片,也喜欢在使用抖音时观看量子物理视频。他以此来弥补没有上大学的缺憾。季健坦言,自己有些幸运,能够赶上互联网时代。 “在互联网这样的小众行业,只要你有一招新招数,就能赢得全世界。”

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可能来自于童年。季健的父母都是淳朴的农民,母亲高中毕业,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她从小就给季健讲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故事。当他3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带着他数百里来到了昆明。季健第一次走出山区,来到省城,在新华书店读到了家乡没有的书籍。

季健表示,希望尽快实现财务自由,然后计划成为一名独立学者,学习知识。他坚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阶级固化论是无稽之谈”,而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机会,这与大学课程没有什么区别。但偶尔,他也会感到自卑,将自己与遇到的大学生进行比较,心想:“上了大学会不会更好?”

对于这些求助者来说,如果是还没有参加高考的学生,季健通常都会劝他们谨慎一点,毕竟他最初在昆明的生活太悲惨了;而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他会建议他们先养活自己,然后再谈梦想。 “现在想来,当年的我太有野心,也太无能。”季健说道。

用户评论

不忘初心

看到这个标题,我的第一反应是震惊,接着是深深的敬佩。这些“零”考生,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压力和挫折,最终又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他们的故事,激励更多人勇敢追梦!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醉婉笙歌

这篇文章让我感触很深,高考只是人生的一道关卡,并非全部。那些“零”考生,他们或许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但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他们依然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向,活出精彩的人生!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城°

感觉标题有点标题党了,高考不是人生的唯一,但也不应该轻视,很多“零”考生可能只是暂时迷茫,但最终会找到自己的方向,并取得成功。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半梦半醒i

说实话,看到“零”考生这几个字,我心里有点不舒服,感觉有点歧视和偏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天赋,不应该用成绩来定义一个人的人生价值。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毒舌妖后

这篇文章写得很有深度,探讨了高考“零”考生的人生选择和发展方向,虽然他们的路可能更崎岖,但他们也拥有更广阔的天地!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夏至离别

我大学里就认识几个高考“零”考生,他们现在都过得很好,有的创业成功,有的成为技术大牛,有的开创了自己的工作室,每个人都有自己精彩的人生!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怀念·最初

我很喜欢这篇文章,它让我对高考“零”考生有了新的认识,他们并不都是失败者,他们依然可以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箜篌引

高考不是人生的终点,它只是人生的一段旅程。希望那些高考“零”考生能勇敢面对人生的挑战,找到自己的方向,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ー半忧伤

这个标题有点偏激,我不太认同“死后生活”这个说法,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它并不决定一个人的未来,每个人的生命都有无限可能!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岛晴空

这篇文章让我对高考“零”考生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们的故事非常励志,也提醒我们每个人都要勇敢追梦,不放弃自己的目标!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留遗憾

文章内容很不错,但我觉得标题可以再斟酌一下,毕竟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部分,不要把“零”考生定义为“死后生活”。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非想

我觉得文章作者的观点有些偏激,高考固然重要,但它不是人生的全部,我们不能因为一次考试的失败就否定一个人的价值。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恃无恐

我很喜欢作者的写作风格,文章充满正能量,让我对那些高考“零”考生充满了敬佩,他们依然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喜欢梅西

我很想知道这些“零”考生后来都怎么样了?他们的故事会给许多人带来启迪,也能够激励更多人勇敢追梦!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拽年很骚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小插曲,它并不代表一切,希望那些高考“零”考生能够勇敢面对人生的挑战,活出精彩的人生!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哥帅但不是蟋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和特长,高考只是衡量一部分能力,不能代表全部。希望那些高考“零”考生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向,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脏偷懒

看到这些“零”考生的故事,我突然觉得自己的压力好大,但我依然会坚持自己的梦想,因为人生的道路很长,我们还有很多机会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等量代换

文章中提到的那些“零”考生,他们都拥有非凡的勇气和毅力,他们的人生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嘲笑!

我很认同作者的观点,高考只是一场考试,它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人生还有很多可能性,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成长,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裸睡の鱼

我个人觉得这篇文章有点悲观,虽然高考“零”考生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但他们也拥有更多的自由和可能性,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追寻自己的梦想!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猜你喜欢